
很多家长不知道,在幼儿园阶段,想要给孩子打好数学基础,根本不用去上幼小衔接班,爸爸妈妈在家带着孩子玩玩早教游戏,就能把数学学好,效果比背口诀、刷题好多了。
这是因为3-6岁孩子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无法进行抽象的思考,做题对孩子来说太抽象了,反倒是边玩边学效果好。

今天的文章,小样妈想给大家分享一些蒙氏数学的学习方法,也是我经常带着小样练习,帮助他建立数学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对你家孩子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1、学习数和量的对应关系
学习数字是很多孩子接触数学的第一步,但能真正把它学扎实的孩子却并不多。原因是我们很少给孩子创造用双手体验数字的机会。

在蒙氏幼儿园里,有这样一套专门用来学习数字的教具:纺锤箱和纺锤棒。如图所示,纺锤箱由两个盒子组成,每个盒子都有5个隔间,依次标有数字0到9。纺锤棒则由45根木棒组成。
我们给孩子演示操作方法时,要从1这个数字开始。拿起1根木棒,放进标有1的隔间里,告诉孩子这是1。接着,拿起2根木棒,放在标有2的隔间里,告诉孩子这是2。当我们依次完成1到9这九个隔间的木棍摆放后,会发现没有木棒剩下了。
这时可以回到最初的数字0,告诉孩子0就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在0这个、数一数串珠棒,多做数和量的对应练习,那么他对数字就会更加敏感,理解也更为深入和清晰,不容易把数字给搞混了。
因为市面上的串珠棒价格比较贵,所以小样妈用彩色珠子和绒条自制了串珠棒。小样也帮忙一起制作,正好锻炼了他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建议:
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数字卡片和串珠棒。抽出一张数字,让孩子用串珠棒去匹配。这样孩子不仅会对数字更加熟悉,还能形象地理解十进制这个小学数学的难点。
3、学习加减法运算
加减运算能力在很多家长心目中是孩子数学能力的重要表现。假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