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生不在难 狐大医

生活百科 2025-01-09 11:34:53 浏览
地震

地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自然灾害,其所释放的能量,不仅会使建筑物的结构受到不同程度毁坏,也会对深陷其中的人们造成重大伤害。地震发生时,科学防范与躲避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不正确的躲避反而会增加危险。

地震来了,哪里不能躲?

1. 床下

很多人认为,地震发生时,钻到床底下最安全,但这种做法是以建筑物的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当建筑物的天花板因强烈地震发生倒塌时,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因为掉落的天花板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且电梯间容易崩塌垮掉,导致电梯快速坠落,构成对人体的次生灾害。地震时电梯结构整体性丧失,亦不利于呼救及救援。

5. 车里

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在驾车,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而引发交通事故。地震中,建筑物等倒塌将压扁车辆,使车内的人丧失逃生机会。同时,地震时灾情复杂,可能引发汽车燃油着火。

6. 楼旁

地震的瞬间,房屋结构发生破裂、毁损和扭曲,结构破坏后的不稳定性,比如面临的余震、救援时扰动以及毗邻建筑物二次倒塌,构成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因此,地震时要尽量快速躲开建筑物,更要远离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7. 桥下

地震对桥的桥台、桥墩、桥梁、支座等结构产生的破坏不容小觑,切记一定不要进入桥梁、隧道、堤坝,尤其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这些地方很容易在地震中发生塌陷,正可谓是待在上面会掉下来、躲在下面会砸下来。

8. 电杆

地震躲避逃生时,千万要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如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路灯、自动售货机等,除直接倒塌伤人外,还可能发生触电伤亡事件。地震可导致电线零落,易引发火灾。

9. 山峭

地震—山崩—泥石流是具有关联的系列自然灾害链,震区若在山区,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等,这些次生灾害可能当即发生,也可能过后发生,像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等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更勿停留。

那么,地震发生时到底应该往哪儿躲避呢?

应因地制宜把握三间原则:

  • 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
  • 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 救命
  • 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体位形成的自救空间。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