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发展扬长避短 对话周鸿祎 中美AI差距不大 警惕美国带坑陷阱

科技资讯 2024-11-21 17:04:33 浏览

引子

在2024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接受了媒体群访,畅谈了他对人工智能的看法。这位“网红企业家”认为,人工智能将引发一场工业革命,重塑所有行业。

中美AI差距

周鸿祎认为,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差距并不大。他指出,我国在算力、算法、软件和数据这四方面与美国的差距主要在于算力,而算力差距的根源在于芯片。因此,他建议中国扬长避短,不要被美国带入“算力陷阱”。

大模型发展之路

对于大模型的发展,周鸿祎提出了一种“专业大模型之路”。他认为,将大模型与具体场景相结合,走向垂直化、产业化,可以避免“卷算力、卷数据”的竞争。他强调了大模型的“幻觉”特点,认为这是其智能性的表现,不可消除。

“幻觉是大模型与生俱来的特点,不可消除。如果没有幻觉,大模型就没有智能性了。相反,幻觉是特点,而不是缺点。”

大模型带来的革命

周鸿祎指出,基于大模型的突破,人工智能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它会席卷所有行业,重塑所有行业。”他畅想,大模型与医疗产业相结合,可能会研发出新药,破译人类基因秘密,让人类进入长寿时代。

创业者的建议

对于创业公司做大模型相关智能硬件并宣称要取代iPhOne的失败,周鸿祎表示尊重。他认为,失败是尝试创新的必经之路。同时,他指出,手机厂商纷纷布局大模型,使得智能硬件取代手机变得更加困难。他认为,智能硬件作为辅助可能是可行的。

“大家尝试做各种智能硬件,我也在尝试。但是要找到一个智能硬件能够取代手机很难,作为辅助是有可能的。”

总结

周鸿祎

周鸿祎呼吁人们把大模型“拉下神坛”,从“原子弹”变为“茶叶蛋”。他认为,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而是可以讨论的伙伴。他提出,“人工智能不要求全对,万物都会出错。”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