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冬季到来,呼吸道感染高发,其中儿科就诊量明显增加。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医生裴琳表示,从下午5点到凌晨12点,她连续接诊了72个孩子,没有离开诊室一步。
儿科资源调整,应对支原体高峰
据北京哨点医院最新监测数据,14岁及以下儿童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数出现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为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北方。 为应对儿童感染,北京正在调动医疗资源。352家社区医疗机构提供儿科服务,85家医疗机构开设夜间急诊,有医院增开门诊、调整诊疗环节。家长忧心,药物选择面临困境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高烧不退、阿奇霉素疗效不佳、多种病原体轮番或混合感染的问题,令其忧心忡忡。而药物替换的抉择,也需要评估效果与风险。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医生裴琳介绍,在门诊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从10月开始感冒不断,上一轮肺炎刚好,没两天又开始咳嗽发烧。支原体感染的占比明显增多,此外还有细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散发的手足口感染和流感等。
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支原体肺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咳嗽,咳嗽初期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流感早期症状是突然高热,往往伴有全身的症状如乏力、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病原等。
在治疗过程中,明确病原体是制定方案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同为感冒,可能会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家长来说,明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裴琳表示,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烧时,往往会选择阿奇霉素,但阿奇霉素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孩子确诊为支原体感染,需要更换成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应对建议
对于家长来说,面对儿童呼吸道感染,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
- 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医嘱用药,切勿滥用抗生素。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戴口罩。
- 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
- 如有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持续高烧不退等,应及时就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