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生儿都会经历尿布区域出现红疹的情况,医学上称为新生儿红臀或尿布疹。对于轻度发红的臀部,只要做好清洁保养的基础,给肌肤减压,大部分都可以在一周内恢复。
新生儿尿布疹的表现
尿布疹表现为大腿内侧等部位的红斑丘疹,严重者可出现浸渍溃烂现象。根据受累的范围和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尿布疹。
- 轻度的尿布疹:表现为面积较小的少许红斑和丘疹,婴儿普遍无明显不适感。
- 中度尿布疹:范围较大,出疹量增多,可有轻微渗出,宝宝或表现为烦躁不安,此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已经出现了尿布疹。
- 严重尿布疹:皮肤有明显破溃,并可能伴随继发感染,会带给婴儿明显的疼痛和不适。
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尿布疹
导致新生儿尿布疹的原因有多个,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新生儿的皮肤受损。主要原因有:
- 新生儿皮肤自身的脆弱性:
- 母亲产后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
- 尿布区的湿热环境:
- 机会性细菌的入侵:
- 过敏反应:
- 肠道因素:
初生宝宝的皮肤就像一层薄如蝉翼的防护服,尚未发育完善,抵御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非常有限。正常皮肤表面有一层由角质、脂质、水分组成的保护膜,医学上称为皮肤屏障。但新生儿的皮肤屏障还很稚嫩,一旦长时间浸泡在尿液、粪便等污渍中,氨、消化酶等刺激性物质就会直接突破皮肤防线,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尿布疹的发生。
婴儿在子宫内发育时,母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较高,对胎儿皮肤屏障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出生后,母源性激素的撤离和婴儿自身分泌不足,导致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发育相对不完善,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较弱。这使得婴儿娇嫩的肌肤更易受到尿液、粪便等的损伤,进而引发尿布疹。母乳喂养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激素水平骤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母乳中所含的雌激素有助于维持新生儿皮肤屏障的完整性。
新生儿的臀部终日包裹在尿布中,就像置身于一个温暖潮湿的温室,恰好是念珠菌等真菌的适宜环境。真菌在湿热的条件下快速繁殖,当新生儿的皮肤因受刺激而完整性受损时,便可引发真菌感染,加重尿布疹的症状。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抗感染能力相对较弱。一旦皮肤屏障被击溃,形成破损面,常驻皮肤表面的条件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就可乘虚侵袭,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加剧皮肤的炎症反应,让尿布疹变得更加严重、难以控制。
新生儿的皮肤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尿不湿、湿巾、洗护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如香精、防腐剂、染料等,甚至尿布的纤维材质,都可能引发新生儿的接触性过敏反应。过敏会加重皮炎的程度,延长痊愈的时间。
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稳态,脆弱的肠黏膜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当新生儿出现腹泻时,频繁排便不仅会直接刺激臀部皮肤,稀薄的粪便还会降低皮肤表面的pH值,破坏原有的酸碱平衡,增加尿布疹发生的风险。
如何预防尿布疹
保持臀部清洁干爽是预防尿布疹的关键环节
- 家长需勤换尿布,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更换,不要等到孩子哭闹时才开始更换。
- 孩子排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也可以使用棉柔巾或纯棉手绢蘸温水轻轻擦拭,将残留的粪便和尿液清除干净。
- 在清洁完毕后,要及时把臀部擦干,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细菌滋生,减少尿布疹的发生几率。
- 为使臀部皮肤保持干爽,还可以为涂抹一些臀部护理用品。
- 家长需准备足够的备用尿布和护臀用品,给孩子换尿布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开始的工作。
- 好的尿布/尿不湿应该是柔软透气的,最好是选用棉质材质。
- 不能系得太紧,要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
- 家长还尤其要注意尿布/尿不湿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使婴儿的臀部保持干爽与舒适。
- 将婴儿的臀部晾干15—20分钟对于预防尿布疹也有很好的作用。
- 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36~38℃即可,水温太高会使婴儿皮肤干燥,加重尿布疹的症状。
- 洗澡时应选择温和的婴幼儿专用沐浴露,不要使用成人沐浴露或香皂,以免刺激婴儿娇嫩的皮肤。
- 洗浴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婴儿的身体,不要用力揉搓。

尿布疹的护理
轻度的尿布疹可以通过以上预防措施来得到改善。如果尿布疹症状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尿布疹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保持患处清洁干爽
- 使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物品
- 涂抹医生推荐的药物或软膏
- 避免穿紧身衣物或尿布

患有尿布疹的婴儿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家长要耐心安抚宝宝,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感染。
发表评论